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夏河县,一排排光伏板在金色草甸上舒展“双翼”,将高原阳光转化为绿色动能。在这幅生态与科技交融的画卷背后,夏河县税务局以“政策及时雨”和“服务助推风”,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精准画像,全周期服务护航项目建设
甘南夏河新能源100MW“牧光互补”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,税务蓝的身影格外醒目。自项目启动以来,夏河县税务局依托项目服务机制,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,建立企业服务动态档案,为企业量身定制“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”。
“高原施工面临设备运输、用工保障等特殊困难,税务部门不仅提前辅导留抵退税政策,还帮我们开展政策适用分析,避免涉税风险。”夏河国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红英指着海拔3600米的光伏矩阵说,“已到账退税款,让我们有底气采用更多新技术设备。”
双语桥梁,民族地区服务有温度
在甘加秘境公路旁,夏河县富民产业扶贫公司的光伏帮扶电站闪耀着惠民之光。面对牧区群众语言沟通难题,税务部门打造“汉藏双语服务团队”,组建通晓民族语言的“马背服务队”,将政策宣讲会开到草原帐篷。
“从发票代开到设备采购进项抵扣,税务干部的双语服务帮了我们的大忙。”公司会计亚蕊展示着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南,“去年享受的‘六税两费’减免,全部投入了储能技术升级。”
数据赋能,智慧税务解发展之渴
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,夏河县税务局构建新能源产业“数字画像”模型,动态监测关键指标。当系统预警华润新能源(夏河)公司未及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,“政策速递专班”当天上门辅导,及时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。
“退税款到账比预期快了一周!”公司财务负责人年晓感慨,“有了税收政策支持,我们及时更新了关键设备,发电效率显著提升。”如今,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,税务部门正在为更多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。
从茫茫草原到熠熠光伏,夏河县税务局以“政策+服务”双轮驱动,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链年产值创新高。正如高原上永不缺席的阳光,税务部门的精细化服务,正持续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蓬勃力量。(供稿:夏河县税务局 李钰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