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6日,春运第三天,广茂线西江特大桥上寒风阵阵。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肇庆桥隧车间肇庆桥隧检查工区的5名桥梁工先后爬钢梁、钻“桥肚”、下桥底,“飞檐走壁”为大桥做“体检”。
肇庆桥隧检查工区工长王俊杰和工友爬上桥面上方的检查梯,确认安全绳已绑好后,他双手紧抱一旁的斜柱,依靠臂力下滑至下方钢梁。钢面刺骨的冷意传来,王俊杰跨坐在钢梁上,半躬着背,慢慢爬向中间检查点。
这样的流程,在他工作的11年间常常进行。这群桥梁工也被称为高空中的“医生”,为桥梁“听诊把脉”,确保春运期间列车安全通行。
为提升巡检效率和质量,每次作业前,王俊杰和工友都会拿出西江特大桥设计图纸,逐一分析大桥各个关键部位、关键设计及特殊结构,防止出现对重点项目、关键环节、关键处所漏检漏修的情况,保证大桥各项指标状态正常。
西江特大桥于1987年4月1日开始运营,是连接岭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桥梁。这座桥全长1631米,是公铁两用大桥,分上下层,上层走汽车,下层跑火车。作为公铁两用大桥,西江特大桥每天有100多趟列车通过。飞跨地势险峻的西江江面,一趟趟列车经过大桥的时间不到38秒。
肇庆桥隧检查工区担负着这座桥梁的维护任务,桥梁工日常需要在桥面、桥梁下部和主塔等位置开展设备检查。春运期间,桥梁工检查的频次增加,每半个月就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桥上1980根枕木、护木螺栓和3960根钩螺栓以及12个支座进行全面检查。
其中的桥底检修,桥梁工需要穿过铁路桥的护栏,踩着钢梁,钻进挂在铁路桥底部的巡检手摇车里。工作时,他们需要手摇两侧的传动齿轮驱动前行,对部分无法到达,肉眼又看不清的螺栓、钢梁,检修人员还需要用手持望远镜检查。特别是到达桥梁中间支座作业时,空间十分狭小,桥梁工必须长时间弓腰在墩台缝隙里完成各项检查。手摇车看着像一个摇篮,不足平米,悬在半空,只有两端与铁路桥底部连接,脚下十几米是奔流的西江,这是整个检修工作中难度最大、风险最高的项目。
作者: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 谭兴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