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众期盼处,就是监督整治的发力点。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纪委监委坚持“开门搞整治”,找准“穴位”,靶向发力,对群众痛点难点问题进行全程跟进监督,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,最大限度凝聚合力,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。
解决群众“充电”之痛。针对辖区内部分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,致使飞线充电、楼道充电等安全隐患极大问题,区纪委监委组建整治专班,摸底排查全区电动车保有量4396辆,科学决策选址,推进充电桩建设。截至目前,有物业服务小区64处点位,已建成充电点27处;无物业服务小区144处点位,已全部完成基础建设,安装车棚83处,安装充电设备22处,安装电表10处,去年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,有效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。
解决群众“难闻”之痛。“我们家无论白天晚上都不敢开窗户,那股难闻的臭味熏得我头疼。”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江南里和保利二期小区居民反映强烈。对此,区纪委监委实地查看养猪场的规模、位置以及粪便处理情况,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和金厂镇对周边16户使用猪粪的种植户发放有机肥种植补贴,并与养殖场老板多方、多次的深入协调和沟通,达成变更养殖地址的协议。目前,猪场已经全部拆除并完成覆土恢复耕地现状,困扰养殖场附近的800余户居民多年的气味难闻之痛彻底解决。
解决群众就医之痛。针对“看一种病跑不同医院重复检查”及特殊群众看病交押金压力大等问题,区纪委监委督促区职能部门常态化、长效化进行整改。推动区人民医院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39项,医学影像检验结果互认项目8项,实现了全省11个地区互认。截至目前,享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35人,节省资金1.6万余元。五保户及扶贫对象享有住院零押金政策,住院精准扶贫人员55人,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,不断提升群众就医幸福感。(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纪律检查委员会:曲珈莹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