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驱动教育

以科技为笔,川农学子绘就乡村振兴“耕”新画卷

时间:2025-02-21 10:10:54  来源:中国网  作者:

  2024年2月3日,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布的第12个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我们必须加强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的策略。响应这一政策导向,四川农业大学的“青年长于‘耕’,科技还予地”本硕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,在寒假期间前往成都东部新区,运用前沿的科研手段,对当地的耕地质量进行了实地评估。此举不仅体现了团队成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态度,更是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。

  作为全员研究生的本硕博团队,团队成员凭借着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,积极投身社会实践。在实地调研、耕地评估等工作中,精准运用专业知识,为实践强力赋能,创造持久价值。

  本研究团队基于多学科交叉技术体系,系统开展多点位耕地质量评估与地类识别工作。在野外调查阶段,团队成员深入典型农耕区域,采用三维地形扫描仪、土壤剖面分析仪等专业设备,系统采集地形高程模型、土壤剖面构型、农田基础设施配置等多维空间数据,结合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库,完成拟恢复区域的初步地类识别。在样本采集环节,团队严格执行《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》(HJ/T 166-2004),采用网格化布点法选取典型样点,分层采集0-20cm耕作层原状土样,妥善封装,确保样本物理性质的完整性。在实验室中,依托前沿设备,参照《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规范》(GB/T 33469-2016),系统测定土壤容重(1.32±0.15 g/cm³)、pH值(6.8±0.3)、有机质含量(18.6±2.4 g/kg)等关键性指标,进一步提升地类识别和耕地质量评估的精准度和可靠性。

  本次调研还创新性地整合生命周期评价(LCA)框架与机器学习算法,对整体耕地质量的“来龙去脉”进行数据评估并出具报告,对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与建议。在实地调研中,团队还将耕地保护制度相关内容融入实践当中,在调查评估耕地质量的同时普及耕地保护制度,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。

  四川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农业高校,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,鼓励学生深入农耕一线,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地实践中。此次“青年长于‘耕’,科技还予‘地’”本硕博实践团队基于本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,在成都东部新区进行的多点位耕地质量评估与地类识别工作,为强化农业科技与装备支撑、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。(淡现、张语琪)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涉案600余万元!24人同日受审
涉案600余万元!24人同
2024年舜山国际文旅康养小镇发展大会盛大召开 共创文旅新未来!
2024年舜山国际文旅康
中禾宝桑推出NFC100% 石榴汁:上市即 “爆款”
中禾宝桑推出NFC100%
新成分、新融合、新发展 以济南高新区为核心,山东首个化妆品产业带后劲十足
新成分、新融合、新发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