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7日,新乡市牧野区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。区长秦大海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秦大海在《报告》中介绍,2024年,新乡市牧野区在稳增长、强动能、惠民生、防风险上持续发力,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,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牧野实践取得新成就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4.6亿元,同比增长4.1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9.71亿元,其中税收收入9.51亿元,税占比97.98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3.7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%,居全市第9位。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2%,居全市第4位,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9.1%,居新乡市第 3位。
《报告》指出,2025年,牧野区主要预期目标为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左右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%左右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%左右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.5%左右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左右;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.5%左右。
为实现这些目标,将做好七大重点工作:
(一)抓实政策项目支撑,强化经济回升动力。
在政策承接上,紧盯财政、货币、地方化债和房地产等政策,争取更多资金支持,推动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50个未开工、未投产项目,持续推进67个在建项目,推动30个项目投产达效,同时争取25个重大项目进入国家、省项目库。通过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,发展夜间消费和新型消费,促进“两新”工作,持续释放消费潜力。
(二)着力培优创新生态,厚植创新发展根基。
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,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,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,新增“专精特新”企业6家以上。深化校企校地合作,新增省、市级研发平台2家以上,实施“科技副总”三年行动计划。完善项目申报机制,帮助重点研发项目申报省级科技项目。
(三)全力壮大产业链群,筑牢产业发展支撑。
壮大电池及延伸产业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,培育“链主”企业,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。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,谋划实施40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,布局新兴产业,完善基础设施。支持传统产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,探索低空经济领域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。
(四)深入推进改革开放,激发经济增长活力。
推进重点领域改革,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深化“管委会+公司”运行模式,盘活土地资源,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机制,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。开展招商引资,探索基金招商、场景招商模式。优化营商环境,落实改革举措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深化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。
(五)大力推动城乡融合,构建协调发展格局。
做强做优中心城区,推进“三大片区”提质改造,打通道路,新增停车泊位,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,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整治农村人居环境,推进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,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
(六)稳步增进民生福祉,提升人民生活品质。
抓好就业保障,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,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800人次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推进重大教育项目建设。优化卫生健康服务,推进村卫生室公有化建设。织密社会保障网络,提升养老服务水平,做好社会救助兜底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,推进文物修缮,开展文化惠民活动。
(七)切实筑牢安全防线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。
精准防范风险,保障工资发放,防范非法集资和房地产风险。守牢安全生产底线,开展隐患排查整治。强化污染防治攻坚,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系统抓好社会治理,践行“枫桥经验”,加强法治宣传,打击违法犯罪。
秦大海表示,牧野区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大局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聚焦河南省委“四高四争先”和新乡市委“1+6+5”工作布局,突出“产业兴区”,加快构建“六新并进”发展格局,推进诚信牧野、美丽牧野、活力牧野、幸福牧野“四位一体”建设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加力落实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,稳定预期、激发活力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保持社会和谐稳定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牧野实践新篇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