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6日,常熟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暨专精特新“育林参天”项目启动仪式举行,以“新年第一会”之名,凝聚共识、汇聚合力,助力全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形成“头部”企业引领带动、“腰部”企业强力支撑、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雁阵格局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冯旭,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(赛迪研究院)纪委书记许百涛,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,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,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雷,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毛伟,苏州市政协副主席、工商联主席周俊,以及常熟市委书记虞伟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张伟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,市政协主席沈晓东等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,全市500多家优质中小企业负责人,各行业协会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金融机构、创投机构、保险机构负责人出席活动。
冯旭在大会上致辞。他说,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其中的佼佼者,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向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联合常熟开展创新成果播种行动、产业链融通对接等系列活动,充分发挥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的平台优势和四级公共服务体系优势,汇聚优质要素资源,通过大模型精准匹配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求,积极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,通过科技产业金融的协同发力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整体性跃升,帮助常熟不断激发涌现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。通过选取最有科技含量的种子,播撒到最适合的产业土壤,引入金融“活水”,帮助种子从小苗长成大树,实现更高层次的“招商引资”。中心还将帮助常熟梳理重点产业链,根据各板块重点产业,结合各产业链龙头企业匹配域外专精特新配套企业,帮助常熟强链补链,补短锻长,形成特色产业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。
许百涛致辞说,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(赛迪研究院)将依托赛迪工业和信息化(常熟)赋能中心、赛迪(常熟)未来智算研究中心,开展县域新型工业化实践探索,按照常熟“城市向南、产业沿江、老城更新”的顶层布局,开展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研究,规划新能源汽车、高端纺织、声学、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路径,为常熟广大企业提供检验检测验证服务、绿色化转型赋能、“专”“精”“特”“新”辅导培育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,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。以打造常熟智算未来城为切入点,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遵循,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,持续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和“数据要素×”融合创新发展,助力常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成为苏州新名片、苏州新示范。
余雷说,常熟是江苏工业重镇,汽车、装备制造、纺织服装等产业基础大,声学、新能源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改革发展持续走在前列。此次大会的召开,既是常熟市委、市政府落实中央、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,也彰显出强化企业主体地位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坚定决心。衷心希望常熟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,推动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,引导创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,使“育林参天”项目开花结果,培育出更多参天大树和专精特新企业。省工信厅将一如既往支持苏州、常熟发展,助力成为全省、全国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。
虞伟表示,衷心希望各位院士专家、高校及科研院所、创投资本、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,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成长赋能。恳请各级领导、行业协会一如既往关心常熟企业发展,给予更多政策指导和支持。希望广大常熟企业聚焦主业、苦练内功、强化创新,早日把企业打造为单打冠军、行业翘楚。常熟将全力当好“护林员”,根据企业不同“生长阶段”精准灌溉,做好科创人才“播种”、资源滴灌“护苗”、科技创新“育树”、外引内育“造林”、企业成长“参天”全生命周期服务,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“阳光雨露”滋养下蓬勃生长、无惧风雨。
活动上,祝世宁围绕“加强光电功能材料成果转化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”作产业发展分享,波司登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以“激发新质动力 迈向全球领先”为主题作企业发展分享,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指引。
活动上,县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融入全国中小企业服务“一张网”正式发布。依托这张“网”,中小企业可以快速精准找到适合的政策、成长的土壤,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,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广阔的平台上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更多贡献。赛迪工业和信息化(常熟)赋能中心、赛迪(常熟)未来智算研究中心揭牌成立。常熟将与赛迪研究院在资源整合、产业跃升、企业引培、技术助力、资本赋能等方面深度合作,助力产业“成林成势”。
活动展示了常熟部分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和产品,向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牵头单位颁发证书,向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代表、“AI+制造业”示范企业代表、常熟市创新型领军企业代表、“ESG社会责任”领军企业代表、苏州市“独角兽”培育企业代表、专精特新重点培育园区代表、常熟市绿色制造示范企业代表、常熟市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代表、服务“专精特新”示范金融机构代表授牌。苏州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试点在活动上启动,活动还作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解读。
专精特新“育林参天”项目旨在让小树早开花、早成材,新树快成长、快壮大,加快构建大企业“顶天立地”、中小企业“铺天盖地”的企业矩阵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澎湃动力。聚焦人才创新,活动上共签约“播种”项目26个,投资金额9.1亿元,涉及AI视觉技术、新能源电池、绿色船舶发动机、钙钛矿等多项前沿技术;聚焦金融赋能,活动上共签约“护苗”项目48个,投资金额24.4亿元;聚焦产学研合作,活动上共签约“育树”项目32个,合作金额2.6亿元,与全国23所重点大学围绕通讯技术、功能材料、放射性靶向药物等领域开展合作;聚焦重大项目引进,活动上共签约“造林”项目33个,投资金额137亿元,涉及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海洋装备、航空航天、低空经济、生物医药等领域;聚焦链主企业增资扩产、做大做强,活动上共签约“参天”项目41个,投资金额205亿元。(供稿:常熟市融媒体中心 杨之洲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