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年前,来自甘肃庆阳的90后谭亚燕,与江西萍乡结下不解之缘,成为“萍乡媳妇儿”。自此,一场向往南方的迁徙造就了一场场温暖的“奔赴”,她一路播撒下“生命”的种子,两度为白血病患儿传递“爱”的希望,这位90后三胎妈妈的无私大爱也因此感动了一座城市。
无私“亲情” 首度播撒生命“种子”
“感谢您给予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,您的无私与善良,挽救了我的家庭。在这份沉甸甸的恩情面前,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显得苍白无力……”2024年7月,谭亚燕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上海不知名陌生人的信笺,而这一爱心渊源的起源却要追溯至4年前的一次无偿献血——
2020年9月,谭亚燕来到家门口的献血车上进行无偿献血,看着滚烫的血液从血管里缓缓流出,谭亚燕内心热血沸腾,在与护士的交谈中,不经意间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,当场便做了造血干细胞留样登记,签署了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书,并在心里暗许:如果有机会,一定要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。

2024年4月29日,萍乡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让她的生活掀起了波澜。工作人员告诉她,她的配型与上海一位白血病患儿成功匹配,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。谭亚燕毫不犹豫:“我愿意!十万分之一的机会,让我遇到了,感觉挺惊喜挺神奇的。从加入中华骨髓库那刻起,我就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能够拯救生命的机会。”
捐献造血干细胞,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需要经历报名登记、采集血样、数据入库、等待配型、初次配型、高分辨配型、捐献前体检、造血干细胞捐献、捐献随访共九个环节。面对家人的担忧和朋友的不理解,谭亚燕一方面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向他们解释说明,力证科学安全,无损健康,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,一方面坚持锻炼,规范饮食,调整生活方式。当时,她的三胎宝宝尚处在哺乳期,而且体质比较弱,不适宜也不方便长途跋涉。谭亚燕硬起心肠,与家人商量后决定提前终止母乳喂养。她含泪对宝宝喃喃自语:“妈妈要以最佳的状态去救一位哥哥,你不要怪妈妈狠心,一定要乖乖地听话,千万不能生病哦。”在一切准备就绪后,她住进采集医院,平时连扎针都怕疼的她,勇敢无畏地开始了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的捐献之旅,最终成功分离出162毫升能够拯救生命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她也成为了全国第17952例、江西省第347例、萍乡市第3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,为患儿送去了“生”的希望。
耳濡目染 弘扬美德传承家风
2016年9月,谭亚燕和丈夫张新结婚,跟随丈夫一起回到了丈夫的老家——萍乡市安源区横龙街里善村。虽说来自西北,风土人情迥然不同,但谭亚燕这只西北“燕子”很快就适应当地生活,全身心投入新的家庭。丈夫张新是一位快递员,平时工作较忙,谭亚燕在辛勤养育三个孩子之余,仍寻求找一份工作减轻丈夫的经济压力。虽然夫妻俩的收入并不高,但谭亚燕精打细算、用心操持,把家里打理得整洁舒适、井井有条,处处彰显着温馨舒适。在与公婆的多年相处之中,她从来没跟公公婆婆红过一次脸,有矛盾不过夜,当面把话说开。公婆常对外人夸奖:“我家这个外地媳妇真不错!”谈起婚后的幸福生活,她总是脸带笑容:“每个人都应该用乐观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,这样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。”
蝴蝶扇动一次翅膀,能够引发一场海啸;而谭亚燕的一次爱心捐献,也在家里和村里刮起了阵阵有爱向上的“龙卷风”:“妈妈,您好伟大呀,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去救人!”“妹子真不错,哥哥以你为傲!”“这位女子可了不得,就算是我们男人也不一定有她如此勇敢。”……比谭亚燕大一轮的哥哥陈永春,有着二十余年的无偿献血史,未能进行过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。他是妹妹捐献造血干细胞最坚定不移的支持者,直言妹妹完成了自己的夙愿,弥补了自己的遗憾,更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。“家庭幸福和美是让我觉得尤为欣慰的!”有了妈妈的言传身教、以身作则,孩子们纷纷效仿谭亚燕的样子,在她捐献期间、劳累过后为她捏捏腿、揉揉肩……

延续“亲情” 二度播撒生命“种子”
“您好,您之前救助过的那位小孩病情出现变化,您愿意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吗?”2025年元旦前夕,一通揪心的电话再次搅乱了谭亚燕平静的生活。其实自从捐献归来后,谭亚燕时时都牵挂着远方那个流着相同的血却从未谋面的孩子,祈祷他能够从此开始健康快乐的人生,以至于曾在接到电话的前两天梦到他模糊不清的小脸。她当即没有一丝犹豫地回答:“救人救到底,我愿意!”

于是,她快速做好准备、收好行囊,在2025年的第一天,前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克服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,再次捐献出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成为江西省首例完成两次非亲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。“从去年起,我和患儿就已经成为‘亲人’了,他比我的大儿子大一岁,就像是我的第四个孩子,这是一场义不容辞的奔赴!”随着造血干细胞的缓缓采集,她仿佛看到自己的生命能量正沿着透明管道,奔赴那个陌生却亟待拯救的躯体。“我愿意做孩子前方长明的亮光,为身处黑暗的他带来希望。”
就这样,总计34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两次从谭亚燕柔弱的身躯注入从未谋面的孩子的躯体中,一次又一次延续无私大爱的接力,一次又一次传递“生”的希望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志愿活动现场都活跃着谭亚燕的身影,两次捐献干细胞的经历让她爱上了志愿服务,不知不觉融入了“工运摇篮,小城大爱”的萍乡志愿服务大潮中,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务宣传员,身边的不少朋友听闻她的事迹后,纷纷表示也要去留样登记,签署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书。去年国庆期间,谭亚燕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希望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,不负青春,不负韶华,将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、充实而有价值。(安源区横龙街道办事处 周潇潇 陈赛 甘红艳) |